董事长拉员工开会至凌晨仍“意犹未尽”,阳光保险卷出新高度

04月24日 12:01
专题:阳光保险陷入争议董事长张维功拉员工开会到凌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达摩财经
4月21日,“阳光保险董事长拉员工开会到凌晨”事件登上微博热搜。
近日,阳光保险(6963.HK)内部发通知称,张维功董事长4月9日与人力、科技板块员工代表座谈。参加座谈会的员工围绕公司人力资源科学管理体系、机器人建设等方面内容谈问题讲干货、提建议。董事长就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与想法,与大家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意见。直至凌晨2点半,座谈会才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结束。这场持续到凌晨的座谈会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座谈,而是阳光保险向更为高效和科学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
该事件登上热搜后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阅读量超过600万次。有网友对其“意犹未尽”的表述进行了一番揶揄。也有部分网友表示,这种做法非但不值得宣传,反而是置劳动法于不顾的体现。
一直以来,阳光保险都以“敬业”闻名业内。张维功曾公开表示,公司在刚刚组建时,大家都开玩笑说阳光有个“夜总会”,意思就是“夜里总开会”。
近年来,很多大型企业都公开提出拒绝过度内卷、拒绝无效加班。今年年初,人社部在关于做好《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中表态,要保障广大职工休息休假权益,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比来看,阳光保险此时这种高调的内卷也显得不合时宜。
阳光保险自2022年12月上市后,就曾遭受“业绩变脸”的质疑。去年,阳光保险业绩虽有回升,但股价仍处于“破发”状态。截至4月23日,阳光保险的股价为3.5港元/股,较发行价仍有近40%的跌幅,最新市值403亿港元。
今年恰逢阳光保险成立20周年,同时公司正处于“新阳光战略”推进期,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再度陷入舆论漩涡也为阳光保险再次蒙上一层阴影。
寿险、财险表现分化
阳光保险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知名民营保险服务集团。集团创始人张维功在保险界内同样声名赫赫,早在2003年时就获任中国保监会广东监管局局长,后于2004年下海创业,建立了阳光保险集团。
2020年至2023年间,阳光保险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19亿元、58.83亿元、48.81亿元、37.38亿元。其中,2022年及2023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了17.03%、16.82%。
在此背景下,阳光保险也在寻求转变。2023年,公司提出了以“科技阳光”、“价值阳光”、“知心阳光”为核心的“新阳光战略”。随着新阳光战略逐步推行,2024年,阳光保险的业绩也开始回温。
年报显示,2024年,阳光保险实现总保费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8.0%;总收入902.7亿元,同比增长15.4%;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45.8%。
目前,阳光保险的业务涵盖阳光人寿承保的人身保险产品以及阳光财险、阳光信保承保的财产保险产品等。2024年公司的总保费收入上涨,也得益于寿险、财险业务保费收入双增。
阳光保险的寿险业务主要由个险业务和银保业务构成。2024年,公司个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228.7亿元,同比增长22.5%;银保业务的保费收入为500.3亿元,同比增长1.8%。双渠道业务保费收入增长,带动公司寿险业务的总保费收入达到804.5亿元,同比增长7.8%。
阳光保险的财险业务主要包含车险及非车险业务。2024年,公司财险业务总保费收入为478.2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车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267.1亿元,同比增长2.2%;非车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211.1亿元,同比增长16.7%。
但在盈利能力上,阳光保险的寿险、财险业务则出现了分化。2024年,公司寿险业务的净利润为57.1亿元,同比增长了78.2%;同期,财险业务的净利润为4.5亿元,同比下滑了52.2%。
阳光保险寿险业务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其投资收益大幅增加。2024年,公司寿险业务的投资收益为111.3亿元,同比增长了125.4%。同期财险业务的投资收益仅为9.5亿元。
就投资收益大幅上涨,阳光保险解释称,公司在2024年明确了以防御为主线的权益投资策略,面对年内市场的波动和政策的调整,适时抓住机会增厚收益。此外,面对利率中枢下行时资产荒带来的挑战,集团也在密切关注包括REITs、国债期货等潜在投资机会。
不过,由于资本市场环境持续变动,投资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也因此,部分券商在研报中下调了阳光保险的业绩预期。如东吴证券在研报中称,因持续低利率环境,结合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其将公司2025年及2026年的盈利预测由73亿元、79亿元下调至60亿元、56亿元。
两位资深董事辞任
随着新阳光战略的逐步推进,阳光保险也在积极推进管理层变革。早在2023年年报中,阳光保险就表示,公司将推进组织变革、干部制度、竞聘双选的组织人力改革,以实现增强活力、荡涤躺平,推动干部年轻化的目标。
到了今年3月,阳光保险的管理层出现大变动,两位资深董事官宣离任。3月26日,公司执行董事赵宗仁、王永文同日宣布辞任,理由均为“年龄原因”。
赵宗仁、王永文两位董事均是阳光保险“老将”。赵宗仁今年69岁,曾在建设银行、中国信达等公司任职,2007年加入阳光保险。作为董事长张维功的重要搭档,在离任前,赵宗仁担任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的职务。
王永文同样在阳光保险任职多年。王永文今年62岁,曾长期在人保系统任职。2005年阳光保险成立之初,王永文即加入公司,先后就任审计责任人、总经理助理、稽核总监、阳光财险总经理等职务。在离任前,王永文还担任公司的副总经理。
随着两位资深董事离任,同样在阳光保险资历深厚的王霄鹏被提名为新的董事。王霄鹏今年52岁,2007年加入阳光保险。王霄鹏同样出身人保系统,在加入阳光保险后,先后任职阳光财险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以及集团副总经理等职务。
“老将”退位,“新血”接班。阳光保险的高层人事变动究竟效果如何,仍待时间进行检验。不过,高层人事变局并未影响到公司基层人力的增长。
年报显示,目前阳光人寿正推进“一身两翼”的渠道发展模式,其中“一身”是指传统队伍,“两翼”指的是精英队伍和职域营销。2024年,阳光人寿传统队伍的活动人力数量同比增长了8.3%,精英队伍也达到了2551人,同比增长了19.0%。与此同时,阳光人寿的人均产出也在同步提升,其中传统队伍人均产能2.5万元,同比提升21.9%;精英队伍人均产能6.4万元,同比增长29.8%。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相关新闻

下载APP,查看更多新闻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