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六大机构货币黄金原油观点分析(2025年4月18日)

04月18日 13:11
  盛宝银行:为何黄金能继续无视“高估值”的诅咒?

  今年迄今,现货黄金已上涨25%,远超预期,提前触及我们设定的2025年3300美元的目标位,这引发了下一步该何去何从的疑问。黄金的强劲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元疲软的推动,尤其明显是美元兑欧元、日元和瑞郎这三种主流货币的疲软,导致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投资者获得了较为温和的收益。而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全球最大的零售需求市场,其投资者则看到了货币波动,这证明有必要增加黄金敞口,以对冲本币疲软的风险。

  过去两年,各国央行的潜在需求,加上美联储降息、对不断上升的政府债务的关注度增加以及各国政府实施制裁、出口管制、关税和投资限制,都增强了黄金的吸引力。最近,美国征收贸易关税引发的经济衰退和通胀风险也为黄金提供了额外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值得牢记的是,与可能受政治影响的主权债券或受贸易关系影响的货币不同,黄金和其他贵金属在政治上是中性的。它们在世界各地都得到认可,并且不受任何国家信用评级的约束。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即使在创纪录的黄金价格水平下,无论是私人、机构还是央行,投资者仍然持续投资黄金。

  我们认为,短期至中期内,全球经济紧张局势加剧、滞胀风险(就业率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上升)以及美元走弱等因素可能会继续支撑金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鉴于白银在4月初暴跌后相对便宜,白银价格也有望继续上涨。此外,市场目前正积极布局美联储今年进一步降息,同时各国央行和高净值个人(尤其是亚洲)的需求持续增长,他们希望减少或对冲对美国国债和美元的敞口。

  瑞银:美债“双重失血”将浇灌黄金牛市,同步上调黄金极端目标位

  由于特朗普的言论影响了人们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信心,黄金飙升至3300美元之上,再创历史新高。我们近期将黄金基准情景预测上调至3500美元。我们预计,在当前环境(例如贸易战、美国国债拍卖表现不佳以及持续的去美元化趋势)的影响下,各国央行、机构和私人投资者的需求将增加。此外,黄金仓位仍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后黄金上一次多年牛市期间的峰值。因此,我们将黄金上行和下行目标分别上调了300美元至3800美元和3200美元。从长期来看,我们的分析表明,从分散投资的角度来看,在美元均衡投资组合中,约5%的黄金配置是最佳选择。我们重申黄金仍具有吸引力,并继续持有全球和亚洲资产。除黄金外,我们建议在白银价格跌至31美元或以下时卖出。

  澳新银行:若WTI原油跌破这一水平,油市产量可能减少高达X万桶/日

  特朗普总统能源政策的核心在于重振美国能源主导地位。然而其贸易政策正形成强劲逆风,最终可能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页岩油革命已使美国跻身全球最大产油国之列。尽管钻井活动减少,但技术进步与开采工艺提升仍推动供应增长。不过进一步增产恐面临挑战:我们估算当前活跃钻井平台数量已低于维持产量所需的水平。若近期生产效率提升难以持续,美国页岩油产量或将下滑。

  经济性恶化可能加剧这一趋势。最新财报季显示,行业录得三年多来最低季度利润,投资者要求的股息与股票回购面临缩水风险。近期油价下跌已威胁行业盈利水平。我们因此下调美国原油供应预测,预计今年总产量将停滞于当前水平。需警惕的是,若WTI原油跌破50美元/桶,美国石油总产量可能减少高达50万桶/日。

 高盛:多重假设下油价均难逃下行命运,唯一变量或是...

  我们认为在一种更极端、可能性更低的情景下,全球GDP增速放缓,且欧佩克+全面退出减产,这将抑制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届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2025年底跌至40美元之下。而我们的基本情景预测是,美国避免经济衰退,以及欧佩克+供应仅小幅增长,布伦特原油在2025年剩余时间均价为63美元,2026年为58美元。不过我们的油价预测风险倾向于下行。

  若美国出现典型的经济衰退冲击,但欧佩克符合我们的基准预期,则预计布伦特原油Bal25/Cal26合约均价分别为61美元/53美元。而在全球经济放缓以及欧佩克符合我们的基准预期的情况下,预计布伦特原油Bal25/Cal26合约均价分别为58美元/47美元。若GDP不变,且八个欧佩克+自愿减产的国家完全退出220万桶/日的减产,则油价也会出现类似变化。即使在我们的供需基准油价下,经合组织商业库存也可能大幅增加,这也将给油价带来一些下行风险。具体而言,如果浮动库存(这往往建立在现货溢价诱人的仓储激励机制之上)或中国库存(可能出于对需求疲软的担忧或战略性补库放缓)的增幅低于我们的基本预测,经合组织国家库存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不过,在美国贸易政策急剧降温的情况下,油价可能会高于我们的预期。若全球GDP增长符合我们3月中旬的预期,则为相对乐观情景,且欧佩克符合我们的基准预期,则布伦特原油Bal25/Cal26合约均价分别为67美元/64美元。

 瑞银:未来数周美指将维持震荡格局,欧美波动将介于这一区间

  经历数周剧烈下跌后,美元汇率近日对多数货币呈现企稳态势。这一走势反映多重因素:首先,关税相关消息面趋于平静--既无新增关税措施出台,部分商品类别还获得豁免;其次,此前承压的美债市场已逐步回稳。

  展望后市,下周三将公布的全球PMI数据(自关税新政实施以来首次发布)将成为关键风向标。若美国PMI表现逊于全球其他地区,可能重启美元跌势。同样地,下周四的耐用品订单数据疲软也将施压美元。反之,以下三种情形或推动美元走强:(1)上述数据超预期向好;(2)市场持续稳定促使风险偏好回升;(3)关税局势出现缓和迹象(作为过去数周压制美元的主因,其进展影响最为显着)。

  我们预计未来数周美元将继续维持宽幅震荡格局,欧元/美元波动区间或介于1.10-1.15之间。技术面显示,当前美元指数正处于关键决策点位,突破方向将取决于上述基本面因素的演变。

 荷兰国际银行:下周关税“俄罗斯轮盘”将如何搅动市场神经?

  上周我们计算出,经过反复调整和90天暂缓,美国对其进口产品征收的平均关税水平在上周结束时达到28%,电子产品豁免使这一数字降至23%。但下周这一数字可能会再次发生变化,无论关税幅度如何,这依然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而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个强阻力。上个月美国零售销售数据激增表明,消费者已经充分意识到未来的发展方向。鉴于制造业回流已投入大量政治资本,未来很难看到大部分关税被取消。

  目前“保持不变”是大多数美联储官员的普遍反应,但并非所有官员都同意这一观点。美联储理事沃勒本周表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但对失业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并强烈暗示美国经济正走向衰退。然而,时机很重要。我们认为,通胀上升可能会比经济活动减弱更快地显现出来。除非沃勒的观点迅速传达给美联储其他成员,否则短期内他们将重点关注通胀。这意味着市场预期6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为60%,这或许有些操之过急。预计降息可能要到7月,甚至9月。

  下周美国经济数据较为清淡,市场将密切关注关税的最新消息。目前我们正观望美国与各国可能达成的双边贸易协议,不过特朗普已暗示即将对药品和电子产品征收具体关税。此外,预计受3月份波音飞机订单强劲提振,美国耐用品订单数据将保持强劲。而受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和消费者信心减弱的提振,房屋销售数据将继续低迷。

  (亚汇网编辑:林雪)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亚汇网立场,亚汇网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相关新闻

下载APP,查看更多新闻


请扫码或添加微信: Hollowandy